香港骗局圈震撼惨痛金融教训亿港元的
最近香港金融圈可是炸开了锅,JPEX这个虚拟资产交易所出事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,我看到这个新闻时既震惊又无奈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这两年确实在大力发展Web3和虚拟资产交易,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骗子盯上了这块"肥肉"。 JPEX这个案子太典型了。他们先是找来张智霖、庄思敏这些明星代言,再承诺离谱的高额回报,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金融骗局套路。我看过他们宣传资料,那些所谓的"稳赚不赔"项目,摆明了就是冲着韭菜来的。现在倒好,2400多名受害者报案,15亿港元血本无归,连明星们都被卷入其中。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警方已经冻结7000多万资产,包括物业和加密货币。但说实话,以我多年的经验,这些钱能追回多少还真是个未知数。虚拟资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匿名性和跨境性,资金流向往往就像掉进黑洞一样难以追踪。 香港证监会这次反应倒是挺快。9月25日就宣布要公布四份名单:持牌平台、结业平台、当作获牌照平台和申请者名单。最让我欣慰的是,他们还要专门发布一份"可疑平台名单"——这招够狠,直接断了那些野鸡交易所的后路。 不过话说回来,目前全香港只有Hashkey和OSL两家是正经拿到牌照的。其他那些所谓的交易所,都是在钻"过渡期"的空子。我认识的一位区块链律师朋友就吐槽说,很多平台都在玩文字游戏,明明还没拿到牌照,却给投资者一种"已经合规"的错觉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香港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有多严格。要分两个阶段提交专业评估报告,证监会还要反复审查。HashKey的COO翁晓奇跟我说,他们每周都要跟证监会开会1-2次,光合规升级就花了九位数。 而且现在监管要求特别细致,比如必须把98%的客户资产存放在"冷钱包"里。这个规定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,但确实能大大降低被黑客攻击的风险。前两天Mixin Network被黑客盗走2亿美元的事,不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吗? 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教育。太多人连最基本的风险意识都没有,看到明星代言就无脑跟风。联企融资的叶仕伟说得对,监管机构应该多举办讲座,多投放科普广告。毕竟再严格的监管,也挡不住韭菜自己往火坑里跳。 这次JPEX事件虽然给行业蒙上阴影,但我倒觉得是件好事。就像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的陈柏珲说的,这盆冷水能让市场冷静下来。香港发展Web3的决心不会变,但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。说到底,金融行业最怕的不是严格监管,而是监管真空地带。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金融风暴的老司机,我想说:任何承诺高回报的投资都要打个问号,明星代言更不能当饭吃。投资前先查查平台有没有牌照,多问问专业人士意见——这可能是JPEX事件给我们最贵的教训了。明星效应+高回报陷阱
监管开始动真格了
牌照申请不是过家家
投资者教育刻不容缓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重磅!中本聪核心项目OEX空投来袭,这次千万别再错过
- 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暖冬:三大驱动力推动行情回暖
- OpenAI权力地震:一场注定爆发的科学家起义
- 区块链格局大变:以太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三线作战压力
- 重磅!BTCTurk遭黑客洗劫4800万美元,数字资产安全再亮红灯
- 矿机买卖纠纷:为何人民币支付能退款,USDT支付却要败诉?
- 直播带货遭遇寒冬?玛特宇宙正在用元宇宙改写电商游戏规则
- 钱包行业大乱斗:行业大佬的生存之道
- 比特币与黄金:数字时代的新贵与老牌玩家的较量
- 狗狗币又火了!11%暴涨背后的秘密,1美元梦想还远吗?
- 你以为在破解虚拟货币?不,你在破解自己的人生
- 以太坊与比特币走势分析:如何在震荡市中抓住机会?
- 11月6日市场观察:加密货币行情走势与操作思路分享
- 深度解析:DYDX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价值腾飞
- 苹果再陷垄断风波:用户怒诉支付生态操控内幕
- Kaspa(KAS)强势登陆HotsCoin:这个另类区块链究竟有何过人之处?
- 韩国惊现政府李鬼:朝鲜黑客伪装公务员专偷加密货币
- 华尔街巨头联手颠覆传统:区块链投资自动化时代来临
- 揭秘LBank Launchpad如何成为熊市中的逆袭黑马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11月16日交易策略分享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