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炼密投的资界成的加狙击手是如
说到加密投资圈的"顶流",Paradigm绝对能排进前三甲。这家机构在圈内就像是投资界的"狙击手",总是能精准地命中目标项目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传奇投资机构的前世今生。 2018年熊市那会儿,加密市场一片哀嚎。当时刚成立的Paradigm却像个"赌徒"一样,从耶鲁大学募集了4亿美元,把大部分筹码都压在了比特币和以太坊上。现在回头看,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抄底案例。我记得当时身边的朋友都在说:"这新基金疯了吧?"结果呢?人家用实力打脸。 真正让Paradigm"封神"的是2019年的Uniswap。当时DeFi还很小众,Uniswap更是个没人看好的"小透明"。但Paradigm不仅投了钱,还亲自下场帮忙写代码、解决流动性问题。这种"保姆式"投资法,让Uniswap最终成为DeFi领域最成功的项目之一。这就像是在拉斯维加斯赌场里,不仅下注还帮着发牌,最后把整个赌场都赢走了。 有人说Uniswap是Paradigm运气好撞上的。但后来Lido、Optimism、dYdX这些项目的成功,让质疑者都闭上了嘴。我研究过他们的投资记录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Paradigm就像个"技术宅",特别喜欢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底层协议。 记得去年他们官网悄悄去掉"Crypto"字眼引发轩然大波,很多人骂他们"背叛革命"。但仔细看看就会发现,他们投资的AI项目ArenaX Labs其实是个Web3+AI的游戏平台。这就像是个川菜馆开始卖粤式点心,但本质上还是在做中餐。 Paradigm的两位创始人Matt Huang和Fred Ehrsam都是狠角色。前者是红杉资本出来的投资老手,后者是Coinbase联合创始人。但最让我惊讶的是,他们团队里有将近三分之一是技术研究员。 比如他们的3号员工Charlie Noyes,不仅会投资,还能写出让码农们跪着看的MEV研究论文。这种配置在传统VC里简直不可思议——想象一下高盛的分析师们突然开始写金融系统的底层代码。 看Paradigm的投资数据特别有意思:领投率接近60%,大额投资占多数。这就像是个美食家,不是随便什么馆子都进,但一旦进店就点最贵的套餐。 不过再厉害的狙击手也有失手的时候。FTX暴雷让他们亏了2亿多美元,这告诉我们:在加密世界,连最聪明的钱也会踩雷。 研究Paradigm时,我总想起张磊的高瓴资本。两家都是靠名校捐赠基金起家,都信奉"深度陪伴"的投资哲学。在浮躁的加密圈,Paradigm这种"技术至上"的价值投资理念,确实像是一股清流。 但话说回来,现在加密市场鱼龙混杂。Paradigm这种"狙击手"式的投资策略能否持续奏效?我个人觉得,随着行业成熟,可能需要更多元化的打法。毕竟,当整个森林都在燃烧时,再准的狙击枪也得先找条活路。从熊市抄底到一战成名
不是运气,而是实力
技术基因深入骨髓
投资风格:要么不出手,出手就是重注
加密界的高瓴资本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AIverse:当AI智能助手遇上区块链流量革命
- 稳定币江湖:逆势增长的密码与未来变局
- 比特币DApp生态正在苏醒:2023年第三季度全景扫描
- Robinhood加密交易迎来暖冬:11月惊人增长75%,九位数年收入在望
- 8月11日加密市场观察:当比特币遇上以太坊的疯狂派对
- 币圈捷报:跟上节奏的朋友又赚翻了!
- 区块链正在重塑传统金融:Fnality与摩根大通的创新实践
- 比特币铭文之争:一场关于创新与传统的激烈碰撞
- 比特币再攀高峰:市场沸腾中仍需保持理性
- 比特币突破4万美元:是牛市序幕还是昙花一现?
- 当FBI来电:一个加密创业者的惊魂72小时
- 加密市场深度观察:Layer2狂飙与Meme狂欢背后的机遇与挑战
- 以太坊王者归来:机构疯狂扫货背后的投资逻辑
- 警惕!智能合约中的李鬼攻击:ERC2771与Multicall组合漏洞深度剖析
- 市场观察:非农数据余震未消,数字货币市场迎来关键考验
- 章鱼网络11月动态:生态扩张与跨链创新的关键节点
-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: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
- 比特币强势突破3.9万美元关口,市场狂欢背后暗藏什么玄机?
- BRC20网络上的财富重启计划:一个普通程序员的人生豪赌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诡异信号:比特币ETF博弈背后的血雨腥风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