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生被边荣,吗态繁以太缘化坊会
最近比特币生态圈热闹非凡,各种新项目层出不穷。这不禁让我想到了2017年的ICO狂潮,当时很多人也担心以太坊会被取代。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想说:别急着下结论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 说实话,现在的互联网就像个"数字房地产",我们整天在里面创造内容、社交互动,却连个像样的产权证都没有。更夸张的是,全球70亿人居然还在用上个世纪的会计系统。这不就像21世纪还用算盘记账吗?区块链的出现,终于给这个尴尬的局面带来了转机。 记得2015年以太坊刚上线那会儿,圈内人都戏称它为"世界计算机"。这个比喻特别形象——就像互联网早期,每个网站都得自己搭建服务器。现在有了以太坊这个"数字城市",开发者可以像租写字楼一样,轻松部署自己的DApp。 我亲眼见证了这几年以太坊L2生态的蓬勃发展。去年在Arbitrum上开发的一个DeFi项目,gas费居然只要几分钱,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。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带宽大提速,直接催生了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的爆发。 很多新手容易混淆ETH和以太坊网络的区别。打个比方,ETH就像发电厂的燃料,而以太坊网络就是整个电网系统。这些年我最深的体会是: 不过最近gas费确实是个痛点。上周转个账花了我8美元,心疼得直跺脚。好在EIP-4844升级在即,据说费用能降90%,终于不用再"滴血"转账了。 最近给投资人做路演时,我总喜欢用"数字GDP"这个概念。去年以太坊生态创造了26亿美元的收入,相当于一个小型发达国家的GDP。更惊人的是,DeFi锁仓量390亿,比瑞士银行的金库还充裕。 我发现ETH的需求模式和美元很像: 上个月我试用EigenLayer时感触特别深。这就像把ETH变成了"数字瑞士军刀",既能staking赚钱,又能给其他协议提供安全保障。 经历过三个完整周期的老韭菜都知道,加密市场就像加拿大的冬天——虽然寒冷漫长,但春天总会到来。根据我的观察: 现在市场就像2019年的寒冬,但明年的减半行情已经在酝酿。我办公室的白板上写着:2024年4月,比特币产量减半日。这行红字每天都在提醒我:春天不远了。 最近总有人问我Solana会不会取代以太坊。我的看法是:这就像问iPhone会不会取代安卓手机。看看现在的手机市场就知道答案了。 以太坊的模块化设计就像安卓系统: 各有所长,百花齐放。而Solana更像苹果,追求极致的一体化体验。上个月我在Solana上交易NFT,确实快得像闪电,但每当想起2022年的宕机事件,还是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 作为一个从2016年就开始囤ETH的老玩家,我总结了以太坊的十大增长引擎: 说到底,以太坊就像一个数字版的纽约市:拥堵、昂贵,但充满机会。虽然比特币生态很火,但就像华尔街取代不了硅谷一样,加密世界容得下多个生态共存。作为老韭菜,我的建议是:别光看价格波动,多关注底层技术的演进。毕竟在互联网历史上,最终胜出的从来不是最早的那个,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那个。互联网缺失的两大要素,区块链完美补足
以太坊:区块链时代的"数字城市"
以太坊的双重身份:既是电力,又是电网
价值捕获:以太坊的"数字GDP"
周期轮回:加密市场的四季更替
终极对决:安卓VS苹果模式
未来十年:以太坊的黄金时代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牛市警报:大户悄悄撤退,散户还在往里冲?
- 市场回调?这或许是你梦寐以求的抄底良机
- 柴犬币强势反弹信号来了?这些关键指标告诉你答案
- 以太坊跌势未止?10月10日市场分析与交易策略
- 以太坊坎昆升级背后的财富密码:这些赛道不容错过
- 深度解读Doubler测试网:零成本挖矿的黄金机会
- 投资路上的顿悟:当市场教会我们见好就收
- LOOM代币暴涨400%背后:一场价值狂欢还是资本游戏?
- 深夜暴跌中精准狙击 8700美元利润轻松入袋
- 周末行情观察:市场震荡中的机会与挑战
- 以太坊期货ETF遇冷:机构投资者的悲观情绪蔓延
- HiFo Lab:用区块链为数字藏品插上腾飞的翅膀
- 白宫与美联储:一场永不停歇的权力博弈
- 数字货币背后的硝烟:哈马斯如何借助加密货币开辟战争经济
- 两年半比特币投资血泪史:我的50%本金是怎么没的
- 在鱼市徘徊:加密寒冬中的抄底哲学
- 比特币ETF:一场金融创新的马拉松赛跑
- 2024年,Cosmos生态将迎来哪些重大突破?
- Solana上的RWA生态:一场金融革命的悄然兴起
- LOOM代币惊人逆袭:沙拉的预测又一次应验了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