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香港后创贴攻的真港1万补略历一个业者数码实经

香港后创贴攻的真港1万补略历一个业者数码实经

2025-09-29 10:11:30 [资讯] 来源:币链财经

谁说创业一定要砸锅卖铁?在香港,一个80后小伙Ivan仅凭一个Web3健身社交平台的创意,就成功从政府口袋里"掏"出了10万港元。这还只是开始,后续百万补贴还在等着他。作为一个经常帮创业者对接政府资源的老兵,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案例。

香港的Web3创业春天来了

2023年初,香港政府宣布成立"数码港Web3基地",豪掷5000万港元扶持这个新兴领域。说实话,这种力度在全球都不多见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连父亲节都在发朋友圈宣传,目前入驻企业已经突破180家。我记得去年帮Ivan准备材料时,数码港的接待处还冷冷清清,现在天天都有人在排队咨询。

从创意到现金:Ivan的"舞蹈健身币"

Ivan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,他把AI、Web3和健身舞蹈揉在了一起。简单说就是让你在AI摄像头前跳舞,录视频还能赚代币。去年10月份看到香港虚拟资产宣言后,这小子二话不说就提交了CCMF(创意微型基金)申请。记得他当时兴奋地跟我说:"哥,这不就是边玩边赚钱吗?"

说实话,竞争比想象中激烈。100多个项目里只有40个能进面试,最后通过的才10个。Ivan的项目是唯一一个Web3方向的,其他大多是传统科技项目。团队背景五花八门,有欧美日韩的,但三成都是中国团队。

补贴套路大揭秘

这里面的门道我给大家捋一捋。初创企业可以申请两种补贴:

1. 创意基金(CCMF)

这个门槛低,有个Web3的创意就能申请。我给很多年轻人推荐过这个,半年孵化期,分三阶段拿钱:先给1万,中期4.5万,最后4.5万。但注意了,必须要有香港银行账户,非港籍的朋友得先租个工位(月租1780港币)。

2. 培育计划(CIP)

这个就比较严格了,得有个能上线的产品雏形。好消息是补贴更高,最多能拿50万。分四轮发放,每轮5-10万不等。要特别注意,团队里至少要有个持香港工作签的人。

最妙的是,拿完这两项还能叠加申请其他补助,比如30万的国际市场支持计划、20万的内地市场计划。七七八八加起来,理论上最高能拿到130万!要知道,这笔钱可是纯补贴,不用出让股权的。

过来人的实用建议

根据这些年帮企业申请的经验,我总结了几个诀窍:

- 申请材料一定要用英文写,路演也优先选英文

- 联系方式千万别写错,我就见过因为电话打不通错失机会的

- 路演只有6分钟,像说相声一样把亮点快速抖出来

- 团队成员最好有香港身份,能省不少麻烦

数码港的评委陈家豪说过,他们最看重四点:创新性、落地能力、团队稳定性和社会价值。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,能不能给香港带来实际价值才是关键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,这些补贴虽然诱人,但别指望靠它发财。香港的用人成本高得吓人,一个博士月薪至少5万起,政府补贴也就够补个零头。不过对于初创团队来说,这笔钱确实能解决燃眉之急,关键还能获得数码港的生态资源。像Animoca这样的Web3大佬,就经常直接投资园区里的好项目。

所以啊,如果你手头有Web3的好点子,现在正是申请的好时候。趁着香港政府还在大力推这个方向,赶紧行动起来吧!

(责任编辑:前沿)

推荐文章
  •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
  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最近观察以太坊的市场表现,我时常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。那时的ETH还只是ICO热潮中的"燃料",谁能想到七年后,这个区块链平台正在完成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?质押经济的崛起去年上海升级后,我亲眼见证了质押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现在每4个ETH就有1个被质押,这个数据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债市场的繁荣景象。有意思的是,3-5%的年化收益率正在成为链上金融的"基准利率",就像传统金融中的国... ...[详细]
  • 元宇宙2023:泡沫幻灭还是蓄势待发?

    元宇宙2023:泡沫幻灭还是蓄势待发? 记得当初Facebook大张旗鼓改名Meta时,整个科技圈都沸腾了。可现在呢?元宇宙的热度就像过山车一样,从巅峰一路滑落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科技趋势的经济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这出戏码实在太有意思了。元宇宙究竟是什么?说实话,现在谁要给元宇宙下个准确定义,我都想给他鼓掌。就像1992年《雪崩》那本小说里描绘的,元宇宙被想象成一个3D虚拟世界,人们可以在里面社交、工作、娱乐。但现实中呢?各家科技巨头拿着几... ...[详细]
  • RWA的6个残酷真相:一位从业者的掏心窝分享

    RWA的6个残酷真相:一位从业者的掏心窝分享 大家好,我是demir。作为一个在RWA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个看似光鲜实则充满陷阱的新兴市场。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每次看到RWA(真实世界资产上链)这个概念被炒得火热,我就忍不住苦笑。说实话,这就像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- 区块链技术确实能解决传统金融的很多痛点,但现实往往比想象骨感得多。就拿房地产上链来说吧。谁不爱房子呢?稳定保值还能收租,简直是完美的投资标的。但问题是,区块... ...[详细]
  • SocialFi的未来:大咖们掏心窝子的真知灼见

    SocialFi的未来:大咖们掏心窝子的真知灼见 昨天晚上那场关于SocialFi的热烈讨论,简直让我这个圈内老人也听得热血沸腾!MetaEraCN牵头,CSpaceOfficial和iPolloCN鼎力相助的这场推特Space活动,硬是把行业内最懂行的老炮们都聚在了一起。一场意外引发的深度思考谁能想到StarsArena的暴雷事件,反而成了点燃SocialFi讨论热潮的导火索?会上大伙儿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,我这个老韭菜在旁边听着都觉得过瘾。嘉... ...[详细]
  • 一位老韭菜的11.17币市观察笔记

    一位老韭菜的11.17币市观察笔记 又到了该做选择的时候了,这感觉就像站在十字路口,不知道是该继续等待还是该及时止损。说实话,这两天的行情走势真是让人坐立不安,特别是以太坊那个过山车式的表演,差点没把咱们这些老韭菜的心脏病给整出来。记得昨天下午吗?ETH晃晃悠悠地跌到2030附近,我当时在交易群里看到好几个朋友都喊着要割肉。结果到了晚上,这玩意儿突然打了个"回马枪",一下子冲到2090上方,然后又迅速回落。这种行情真是考验人的心态,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震荡修复行情观察:1530支撑位成关键分水岭

    以太坊震荡修复行情观察:1530支撑位成关键分水岭 最近这段时间,以太坊的走势让我想起了2018年那个充满戏剧性的冬天。价格在1600美元附近反复震荡,就像在走钢丝一样摇摇欲坠。说实话,这种行情看得人心里直发慌。楔形走势暗藏玄机从技术面来看,这个楔形形态简直就是在考验投资者的耐心。我注意到,每次价格触及1580美元附近就会像触电一样反弹,而下方1530美元的支撑位更像是一块坚硬的钢板。记得上周三那次假突破,让不少追空的短线客吃了大亏。说实话,这种行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的疯狂过山车:一个投资狂人的自白

    比特币的疯狂过山车:一个投资狂人的自白 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的时候,还以为是什么网络游戏里的虚拟货币。谁能想到这个由神秘人物中本聪在2009年创造的数字货币,如今已经让无数人一夜暴富,也让更多人血本无归?截至9月14日,这个疯狂的"数字黄金"报价26189.9美元,让传统金融市场都为之侧目。从无人问津到趋之若鹜记得2010年那会儿,有人用1万枚比特币买了两块披萨,现在想来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早期的比特币就像个不起眼的丑小鸭,价格长期在... ...[详细]
  • 这4匹加密黑马能否引领下一轮牛市?

    这4匹加密黑马能否引领下一轮牛市? 当我盯着加密货币市场起伏不定的K线图时,不禁感叹这个行业的创新速度实在太惊人了。在这个充满变数的赛道上,有几个项目凭借独特优势正崭露头角,它们或许就是下一轮行情的引爆点。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"加密独角兽"。Polkadot(DOT):区块链世界的"万能胶"说真的,我第一次接触Polkadot时就被它的野心震撼到了。不像其他区块链项目各自为战,DOT就像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,致力于让不同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8月加密市场大失血:550亿美元资金为何集体出逃?

    8月加密市场大失血:550亿美元资金为何集体出逃? 最近看到Bitfinex的一份报告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——8月份整个加密市场的资金外流居然高达550亿美元!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这种规模的资金撤离着实让我感到惊讶。市场失血的全景图这份报告采用的"总变现价值指标"很有意思,它把比特币、以太坊以及五大稳定币(Tether、USD Coin等)的供应量都纳入了考量。就像给市场做了个CT扫描,结果发现八月初开始,整个行业的资金就在持续"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钱包演变看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的辩证关系

    从钱包演变看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的辩证关系 记得2018年那会儿,USV的Dani Grant和Nick Grossman发表了一篇《基础设施阶段的迷思》,他们的观点特别有意思——不是基础设施催生应用,而是应用反过来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。五年过去了,这个争议不但没有平息,反而愈演愈烈。最近半年,推特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简直铺天盖地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领域的人,我发现这个辩论其实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误区。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一样,基础设施和应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