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用新之户获困境取的路游与创时代
作为一个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承认Web3游戏在用户获取这件事上确实遇到了一些独特的挑战。还记得当年在传统游戏公司时,我们做用户获取简直就像在做数学题——每个数据点都清晰可见,每个决策都有据可依。 在传统游戏行业,我们习惯用LTV(用户终身价值)和CAC(获客成本)这两个关键指标来衡量投放效果。比如说,北美市场一个iOS用户180天的LTV是5美元,Facebook广告获客成本是4美元,这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。这种计算方式之所以可行,是因为我们能够追踪到具体的移动设备,把用户行为和投放渠道完美对应起来。 但在Web3游戏里,这套逻辑彻底失效了。想象一下,你花大价钱投广告吸引来的可能不是真实玩家,而是一个机器人控制的"钱包"——它不会消费,反而会像吸血鬼一样从游戏经济系统中抽走价值。更麻烦的是,同一个用户可能同时拥有多个钱包,或者频繁转移资产,让你根本算不清真实的LTV。 首先,钱包与用户的不对等性让LTV计算变得像猜谜游戏。我见过太多项目方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够呛——你永远不知道某个钱包背后是一个人,还是一个专门撸羊毛的脚本。 其次,主流分发平台的限制让情况雪上加霜。苹果和谷歌对NFT交易收取30%抽成,Steam对区块链游戏讳莫如深,Epic虽然开放但也面临诸多限制。这迫使很多Web3游戏选择网页端,却丢失了宝贵的用户数据。 最后,用户行为追踪变得异常困难。在Web2世界,安装即转化;但在Web3里,玩家可以随时连接或断开钱包,你甚至分不清他是真心来玩,还是好奇看看就走。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Web3也孕育出了一些独特的获客方式。我特别看好以下几个方向: 记得CryptoSlam尝试过把广告位变成NFT出售,这个思路相当巧妙。想象一下,如果把广告资源金融化,建立二级市场,不仅能让广告主灵活调配资源,还能让平台获得持续版税收入。 Sound.xyz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——通过推荐链接让推广者获得5%的Token奖励。这种将用户行为Token化的方式,可能会重塑整个营销价值链。 SuperRare用代币进行策展的做法展示了Web3广告的另一种可能。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,而是通过质押Token来决定自己看到什么内容。这种"流广告"模式让用户真正成为了广告生态的参与者。 虽然目前Web3广告还处于早期阶段,但我相信随着身份追踪技术的成熟(比如Slise、Hypelab等公司正在做的事),一个更开放、更透明的广告生态系统将会出现。毕竟在数据开放的Web3世界,用户画像的精准度完全可能超越Web2时代。 有时候我在想,当年Google用1.02亿美元收购AdSense,那么一个真正Web3原生的广告协议该值多少钱?这个数字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。Web3的获客之路虽然艰难,但机会同样巨大。对于那些敢于创新的团队来说,现在正是最好的时代。传统与Web3:获客逻辑的根本差异
Web3获客的三大致命难题
Web3原生获客的曙光
广告NFT化
代币激励体系
注意力经济新模式
未来的想象空间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比特币踢馆Visa:支付江湖要变天了吗?
- 比特币命悬11.6万生死线!以太坊若突破这个关键位,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暴动
- 以太坊创新高,比特币蓄势待发:牛市真的要来了吗?
- KYT系统为何沦为僵尸?金融圈最危险的合规陷阱
- 4E金融卡:让你的钱24小时都在打工的支付神器
- XRP诉讼风波终落幕:市场狂欢背后隐藏哪些机遇?
- 加密货币市场火爆:比特币剑指12万,以太坊蓄势待发,还有狗狗币异军突起
- 一周融资速览:区块链行业掀起新一轮资本热潮
- 8月狂欢|数字8的财富密码,8000美元大奖等你来抢!
- 【深度观察】加密货币市场再现算力狂欢,比特币挖矿迎来新纪元
- 从贫困村到加密帝国:何一的逆袭人生与币安转危为机的秘密
- SEC重磅表态:流动性质押不再是监管灰色地带
- RWA流动性困局: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上的生死劫
- 机构疯狂扫货BNB,我们小散该如何搭上这班财富快车?
- 深夜币市独白:当比特币遇上空头狂潮
- 当金融遇上互联网:Robinhood与Coinbase的千亿用户争夺战
- 空投狂欢背后:加密货币的双刃剑
- 以太坊这十年:一个技术梦想家的冒险之旅
- 加密市场春天来了?比特币稳如泰山 以太坊强势突破 狗狗币狂飙突进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:机遇与风险并存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