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局热中1年T狂的真观到在2资故我从旁实投事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询问,都在好奇我在2021年对无聊猿的看法转变过程。说实话,回想那段疯狂的日子,至今都觉得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让我从头给你讲讲这段让我又爱又恨的NFT投资经历吧。 记得第一次注意到NFT,是在刷推特时发现很多大V突然都换上了各种奇怪的像素头像。起初我还纳闷这些花花绿绿的小图片有什么特别,直到有人告诉我这些"加密朋克"竟然能卖到天价。那一刻的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,特别是看到国内圈内人还在沉迷DeFi挖矿时,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。 刚开始完全是个门外汉,胡乱买入各种NFT项目,学费自然没少交。但渐渐地,我开始理解NFT的独特魅力——它不像DeFi那样靠硬核收益率吸引人,而是通过打造社交身份和情感共鸣来创造价值。就像在现实世界里,人们会通过名表豪车来彰显身份一样,在加密世界,一个稀有的NFT头像就是你的数字名片。 无聊猿这个项目刚出来时我其实完全没当回事。那会儿官网上大谈"俱乐部概念",看得我一头雾水。但事情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——当越来越多的KOL开始换上猿猴头像,推特上突然掀起了一股"猿猴热"。最打动我的是,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持有同样的NFT头像,竟然在网络上自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社群。 虽然当时1个多以太坊的价格已经比发售价高出十几倍,但出于好奇和一定程度的FOMO心理,我还是决定小试牛刀。说真的,当时完全没想过要重仓,就是抱着玩票的心态买了一些。有趣的是,我那时还向朋友力荐加密朋克,但对无聊猿只字未提——因为我自己心里都没底。 后来市场彻底疯狂了,各种粗制滥造的NFT项目都有人抢购。最夸张的是加密朋克的价格,一天之内能从100以太坊飙到140,然后又跌回原点。这种剧烈波动让我意识到市场已经过热,于是开始分批出货。虽然没卖在150以太坊的最高点,但整体收益已经相当可观。 熊市来临后,我又陆续买回了一些加密朋克和无聊猿。前者是当作数字黄金来配置,后者则是对NFT生态还存有一丝期待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无聊猿团队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,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换仓,只留下少数变异猿作为纪念。 现在回头看这段经历,不得不承认运气占了很大成分。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和敏锐度。在加密世界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,有时候直觉和勇气比精打细算更重要。当然,前提是要用你能承受亏损的资金来参与这场冒险。 这段NFT投资经历教会我的,不仅是对市场周期的理解,更是一种对新事物保持开放心态的投资哲学。在这个创新不断的行业,昨天的疯狂可能成就今天的传奇,而今天的共识也许就是明天的泡沫。唯一不变的,就是变化本身。从旁观到入局:我在2021年NFT狂热中的真实投资故事
发现新大陆:NFT的早期探索
与无聊猿的缘起缘灭
后牛市时代的反思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震荡突围:8.5行情深度剖析与实战指南
- Telegram生态崛起:OpenTele如何重塑加密交易体验?
- 当金钱遇上代码:一个金融老炮眼中的币圈迷思
- 解构DeFi的流动性魔法:AMM生态中的三角博弈
- 一位刑事律师的真实办案手记:当虚拟货币遇上非法经营罪
- 深度解密Neutron:币安重金押注的跨链新星究竟有何魅力?
- Loom Network暴涨400%!这匹黑马能杀入加密货币百强榜吗?
- 市场底部初现 聪明资金已悄然入场
-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?
- 市场大跌时,我们真能全身而退吗?
- 比特币暴跌背后: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集体感冒
- 东京即将见证Web3与AI的历史性碰撞 - TEAMZ年度科技盛会蓄势待发
- 比特币触底了吗?市场低迷或将持续,关键支撑位全解析
- 重磅!LittleMami双币挖矿玩法即将引爆市场
- 粉丝币集体跳水:是抄底良机还是割肉时刻?
- 木头姐与英伟达的分手:一场华尔街爱情故事的终结
- 政客们为何对加密货币如此狂热?解密全球Web3.0竞选风暴
- 揭秘门罗币:谁在悄悄使用这个数字现金?
- 华尔街大佬重磅发声:比特币为何能成为通胀防火墙?
- LOOM能否上演10倍神话?深度解读这个突然爆发的潜力币
- 搜索
-